实验室里的泽草密码 1980年代的中国药科大学实验室,研究员王月清正对着一台老式层析仪出神。她的课题是“泽泻有效成分分离”,桌上摆着从渭水湿地采来的泽泻块茎标本,旁边是《金匮要略》里“泽泻汤”的影印件。“古人说它能‘消谷善饥’‘止消渴’,这背后一定有物质基础。”她用镊子夹起一片泽泻切片,在显微镜下,那些白色的粉性物质像撒在褐土里的碎玉。 团队用乙醇回流法提取泽泻成分,再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,最终得到几种白色结晶。经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,其中一种结晶的分子结构被破解——含有一个三萜母核,在23位有乙酰基取代,王月清将其命名为“23-乙酰泽泻醇b”。 “这成分在泽泻块茎中的含量虽不到01,但活性测试让我们吃了一惊。”她回忆道。在体外细胞实验中,这种结晶能促...
中医修炼之道医道